关注《国家记忆》亿操盘,一起增长知识!
宛平城
位于北京丰台的古老城池,宛平城虽经过多次修复,但城墙上仍然布满密集的枪眼和弹坑。这些可见的创伤标志着一个全体中国人永难忘却的日子,那就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借助一则荒谬的谎言挑起了事端,从而导致了七七事变的爆发。然而,这场事变的发生并非纯粹偶然,它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阴谋?
挑起七七事变的日本华北驻屯军创立于1901年,作为日本根据《辛丑条约》获得的在中国境内驻军权利的产物,也标志着日本最早的海外驻军之一。随着其对华北地区侵略步伐的加速,1936年4月,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广田弘毅召开的内阁会议决定扩大华北驻屯军的编制,其司令官的职务由原少将提升至中将,改为由日本天皇直接任命。扩编后的华北驻屯军下辖一个步兵旅团及两个步兵联队,并增设了驻屯战车队、炮兵联队、骑兵队和工兵队等多个单位。
展开剩余84%驻屯军的第一联队在日本成立,牟田口廉也担任这一联队的领导,身为第一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的一木清直,遭遇了颇具波折的仕途。生于日本静冈县的一木清直于1916年顺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第28期步兵科毕业。然而,由于资质平平,他不但未能进入陆军大学,更没有在参谋本部任职的机会,直到1934年时,他才如愿以少佐的身份晋升。
卢沟桥事变的前奏
在1936年5月23日,一木清直率领第三大队从新潟港启程前往中国。经过一周的旅程,他的队伍抵达北京通州。在6月30日丰台兵营竣工后,一木大队与步兵炮中队强行迁驻丰台,并将其外称为丰台驻屯队。丰台作为平汉和北宁铁路的交通枢纽,其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一木大队在此驻扎后,这位渴望立功的大龄少佐便指使部队不断挑衅驻守在此的29军,意图引发冲突,迫使29军撤离丰台。
1936年的9月18日,29军为纪念国耻日举行演习。在傍晚5时,冯治安37师220团2营的孙香亭连结束训练归营,途经丰台火车站时,与前往卢沟桥附近夜间演习的一木大队七中队相遇。大队的通信员小岩井光夫中尉骑马冲入了孙连队列,孙连士兵气愤之下用枪托击打马匹,场面顿时混乱。随即向日军进行交涉的连长孙香亭被日军扣留,中日双方竟持枪对峙。得知消息的一木清直亿操盘,迅速率领大队主力赶往现场,将29军驻丰台兵营团团围住。双方僵持一整夜,局势急剧紧张。最终,29军的高层选择了妥协,答应与日军达成协议,被迫将驻军迁移至丰台东南的赵王庄和新林庄。这一事件被命名为“第二次丰台事件”。
“第二次丰台事件”实际上是卢沟桥事变的一个预演,为日军在北平的占领提供了有利的攻击基础。时任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的石原莞尔也承认,侵占丰台“正是促成卢沟桥事件的直接原因”。而在10个月后的七七事变中,正是这支一木大队再度挑起了战火。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在1937年7月7日,一木大队第八中队的清水节郎部队在卢沟桥东北的迴龙庙及大瓦窑一带进行“假想攻击”目标的非法实弹演习。夜间23时40分,清水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指责第29军进行了“非法射击”,一边搜寻失踪士兵,一边向大队长一木清直报告情况。
一木清直迅速将这一状况通报给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并根据命令带领大队主力携带联队的两门炮及大队的四门炮朝卢沟桥前进,命令“将卢沟桥的营长请出来谈判”。尽管“失踪”的士兵很快被找到,但牟田口和一木却并未选择撤军,而是以“非法开枪”为借口重新提出多项苛刻要求,命令部队移动至更靠近中国军队驻地的位置。冀察当局以理据拒绝了日方获取进入城内的无理要求。
7月8日的凌晨4点20分,牟田口接受了清直的建议,下达了“可以坚决开始战斗”的指示。一木则集结兵力对迴龙庙、平汉铁路桥和宛平城发起了猛烈攻势,第29军的官兵们奋起抵抗。
一木清直如何测量宛平城的传说
日军的步兵炮准确地轰击了宛平县署,导致建筑被彻底炸毁。这种准确性的背后亿操盘,有两种流传的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一木清直在宛平公署刚成立时特意前来祝贺,但奇怪的是,他并未骑马,而是选择步行到达。人们纷纷猜测,他用步行的方式测定距离。
另一种说法则是,一木清直带着一名炮兵曹长来道贺,刚进城门,那名曹长便立刻踢起正步走来,这一举动引发了众人的哄笑。由于宛平城的城墙高耸,日军难以准确测定炮击城内目标的距离,他们趁着这个“祝贺”的机会,让炮兵测距员借道步测距离。
从表面上看,故事颇具可信度,甚至揭示了日军早已暗中策划的阴谋,但细节却经不起推敲。事实上,早在1936年11月下旬,“中国驻屯军炮兵队”的联队长铃木率道大佐便组织了30名观察手与30名辅助者,携带经纬仪和标定机等观察器材,进行针对南苑抗日军宋哲元部队及卢沟桥抗日军兵营的战场测绘工作。
抗战胜利后,战犯小安金藏的证词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原华北驻屯军炮兵联队的士兵,小安金藏的笔录指出,针对卢沟桥及其对岸的永定河,他亲自负责进行了两个星期的现场测量,为准备攻击做好了充分准备。
从一木清直大队强行驻军丰台以及挑起“第二次丰台事件”,到炮兵联队对于南苑和卢沟桥的抗日军营进行测量并制作攻击图,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七七事变是日本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便是为全面侵华战争打开序幕。
---
参考文献:
1. (日) 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步兵第一联队第三大队卢沟桥附近战斗详报》
2. (日) 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步兵第一联队第三大队南苑附近战斗详报》
3. 木玉, 宋波译《联队战斗详报第一号》,《北京档案史料》1990年第3期
4. 木玉, 宋波译《联队战斗详报第一号(续)》,《北京档案史料》1990年第4期
5. (日) 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1
6. 《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第一辑)》
本文作者:北京市档案馆 张斌亿操盘
发布于:天津市一直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